一、离线数据看板
离线数据看板可查看N-1天的数据情况,例如您在7月18日10:00进行查询,可查看7月17日及之前的分日数据情况
1、看板入口
a、小米移动广告联盟后台-收入统计-广告数据报表
2、筛选模块

a、应用筛选:支持查看不同应用的数据,下拉单选项可单选和多选
b、广告位类型筛选:支持查看不同广告位类型的数据,下拉单选项可单选和多选
c、广告位筛选:支持查看不同广告位的数据,下拉单选项可单选和多选
d、时间筛选:最小筛选粒度为天,包含快捷筛选(今日、最近3天、最近7天)、自定义选择起止时间
3、数据图表
数据图表为数据趋势图,可以查看某一段时间内数据指标趋势变化情况

a、指标筛选:支持查看不同数据指标的趋势图,目前支持请求量、填充量、填充率、曝光量、曝光成功率、点击量、点击率、eCPM、预估收益 7项指标,下拉单选项只可单选
b、数据维度筛选:支持查看不同数据维度的趋势图,目前支持应用、广告位类型、广告位3个维度,下拉单选项只可单选,可与“指标筛选”组合使用
4、数据表格
数据表格主要展示数据明细,展示当前筛选条件下的明细数据

a、数据表格支持导出功能,导出后默认为.xlsx格式
b、数据表格支持按照日期和数据指标进行“升序”和“降序”的排序
5、数据报表API接入说明
a、点击跳转链接:https://dev.mi.com/distribute/doc/details?pId=1727
二、分小时数据看板
分小时数据看板可查看N-1小时的数据情况,例如您在7月18日15:00进行查询,可查看7月18日0:00-14:59分小时的数据情况
1、看板入口
小米移动广告联盟后台-收入统计-分小时报表
2、筛选模块

a、应用筛选:支持查看不同应用的数据,下拉单选项可单选和多选
b、广告位类型筛选:支持查看不同广告位类型的数据,下拉单选项可单选和多选
c、广告位筛选:支持查看不同广告位的数据,下拉单选项可单选和多选
d、时间筛选:最小筛选粒度为天,包含快捷筛选(今日、最近3天、最近7天)、自定义选择起止时间
3、数据图表
数据图表为数据趋势图,可以查看某一段时间内数据指标趋势变化情况

a、指标筛选:支持查看不同数据指标的趋势图,目前支持请求量、填充量、填充率、曝光量、曝光成功率、点击量、点击率、eCPM、预估收益 7项指标,下拉单选项只可单选
b、数据维度筛选:支持查看不同数据维度的趋势图,目前支持应用、广告位类型、广告位3个维度,下拉单选项只可单选,可与“指标筛选”组合使用
4、数据表格
数据表格主要展示数据明细,展示当前筛选条件下的明细数据

a、数据表格支持导出功能,导出后默认为.xlsx格式
b、数据表格支持按照日期和数据指标进行“升序”和“降序”的排序
5、数据报表API接入说明
a、点击跳转链接:放分小时数据API接入说明那个文档
三、数据指标含义
指标 | 含义 | 其他说明 |
请求量 | - 接收到的广告请求数,当一个请求要请求M条广告时,广告请求量记为1次 - 自动发起的预加载请求,也会计入广告请求量中(仅开屏、激励视频等广告形式) - 不包含SDK端上报错的请求数 | / |
展现量 | 有效的广告展示次数,不包含重复展示、超时展示、测试广告位展示等 | - 有效展示定义: 系统开屏: 曝光即上报,无展示区域&展示时间限制 SDK接入广告: 横幅: 展示区域大于50% 且 展示时间大于500ms(500ms从注册广告View开始计算) 插屏:曝光即上报,无展示区域&展示时间限制 激励视频:曝光即上报,无展示区域&展示时间限制 原生 - 模版:曝光即上报,无展示区域&展示时间限制 原生 - 自渲染:展示区域大于50% 且 展示时间大于500ms 快应用: 自渲染2.0:展示区域大于50% 且 展示时间大于500ms(500ms从展示出广告开始计算,无论展示区域大小都算作展示时间) 模板类广告:曝光即上报,无展示区域&展示时间限制 - 过滤重复展示: 对于一次请求所返回的广告,展示多次,只算一次有效展示。比如一个信息流广告,在划出屏幕,然后又划进屏幕之后,客户端只上报1次展示。即使开发者上报多次,但是服务端会去重,只算一次有效展示 - 过滤超时展示: 当一次请求成功返回的广告,超时后向用户展示,不计入展示量(有效时效:所有广告类型的有效时间都是96小时) - 过滤测试代码位展示: 当一次请求成功返回的广告,向用户展示,如果代码位状态为测试状态,不计入展示量 |
点击数 | 有效的广告点击次数,不包含重复点击、测试广告位点击 | - 对于一次请求所返回的广告,在一次展示中被点击多次时,只会记1次有效点击 - 过滤测试代码位点击:当一次请求成功返回的广告,用户产生点击,如果代码位状态为测试状态,不计入点击数 |
点击率 | 点击率=有效点击数/有效展现量*100% | / |
预估收入 | 您的账号在所选时间段内的预估收入,这笔金额是估算值,可能会在每个月末确认您的收入时进行调整,以确保准确性 | 调整原因如:政策相关调整、涉及违规操作封停等,具体情况需要联系对接运营 |
eCPM | eCPM=预估收益/有效展现量*1000 | eCPM与广告类型、广告缓存机制、开发者缓存设置以及用户行为有关,不同时间eCPM会有波动 |
填充率 | 广告填充率 =广告返回量/有效请求量*100% | - 有效请求量=总请求-无效请求 - 无效请求定义:不符合广告填充条件的请求会记作无效请求,包括广告位被封禁后的请求等情况 |
四、数据异常自检
指标 | 请求量 | 填充率 | 展示量 | 点击量 | eCPM | 其他 |
自检建议 | - DAU、IPU等用户相关数据和行为变化 - 合理设计广告点,并实际体验广告点在APP内的触发规则 - 如同一位置,多个广告位ID需要检查瀑布流、请求方式(串/并行)是否合理 | - 减少无效请求、优化预加载逻辑 - 如设置了目标价,可适当调整价格或进行更精细的流量拆分(新老用户、不同设备、流量是否有异常行为,刷点击、频繁请求广告等) | - 观察渗透率、用户行为,实际体验广告展示规则是否合理及实际前端效果&样式 - 自统计数据与SSP后台数据在统计口径上会存在差异,有可能导致双方数据存在GAP,可连续对接运营深度排查 | 根据公式逐一拆解,定位影响的字段进行优化 | 查看数据方式建议: - 首先要保证有充足的有效数据量,为保证算法能够累计有效模型,建议每个广告位ID有效展示量每天不低于3000 - 整体(整个APP维度)、广告类型(激励、横幅等)、广告位ID(每一个广告位ID)共三个维度,以时间做基准,结合不同时间下的操作(量、广告触发规则)及各维度,分析数据差异和变化,定位原因 |
五、常见数据异常
展示量与米盟后台数据对不上
1、上报逻辑差异: 如果开发者基于自己打点的数据统计曝光,开发者打点逻辑可能与小米存在差异。小米在部分广告位上对广告展示面积与展示时间有限制条件,当满足条件时才上报曝光;
2、统计口径差异:如果开发者根据小米回调的数据统计曝光,小米回调的是原始展示数据,米盟后台显示的是有效展示量,有效展示量定义详见”报表指标含义“;
3、小米后台判罚策略。
点击数与米盟后台数据对不上
1、统计口径差异:如果开发者根据小米回调的数据统计点击,小米回调的是原始点击数据,米盟后台展示的是有效点击量,有效展示量定义详见”报表指标含义“;
2、小米后台判罚策略。
广告类型 | 使用建议 |
通用 | 请求逻辑: 1. 建议实时请求广告,避免对缓存广告的使用,使用缓存广告可能导致广告不计费; 2. 一个广告位id仅在一个广告场景使用,避免在多个广告场景重复使用; 3. 检查是否存在用户广告行为异常的情况,如一个用户在短时间内产生了大量广告点击。对于行为异常的用户,该用户产生的广告曝光、点击不会计费。建议开发者加强自身流量的安全能力,针对异常的用户不请求广告,避免发生上报数据打点后不计费的情况,甚至因异常流量过多导致广告位被封禁。 统计方式: 1. 基于小米回调的数据进行去重,减少因数据上报逻辑、数据统计口径不同带来的数据差异。或者以小米后台的数据为准。 |
SDK接入广告 | 1. 每次广告的加载展示都创建新的广告对象,避免广告对象的复用; 2. 每个广告避免重复调用NativeAd.registerAdView,多次调用会导致上报无效广告曝光。 |
快应用自渲染2.0 | 1. 每个广告只使用一个ad组件,使用多个ad组件会导致上报无效广告曝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