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话记录权限使用及申请标准更新时间:2025-11-06 19:10:01
一、权限定义
本次《权限使用及申请标准》,主要适用于获取以下权限的应用:
| 权限名称 | 权限级别 | 权限类型 | 官方描述 | 具体解释 | 版本变更 |
| READ_CALL_LOG | dangerous | 运行时权限 | 允许应用程序读取通话记录 | android.permission.READ_CALL_LOG 权限允许应用程序读取设备的通话记录。 该权限使得应用程序可以访问设备中存储的通话历史记录,包括来电、去电和未接电话的详细信息(如号码、时间、持续时间等)。适用于提供通话管理功能或同步通话历史的应用程序。 | 引入版本:API Level 1 (Android 1.0) Android 2.2 (API 8) 开始作为独立权限明确区分 Android 6.0 (API 23) 升级为运行时权限(需动态申请) Android 8.0 (API 26) 强制与 READ_CONTACTS 权限分离 |
| WRITE_CALL_LOG | dangerous | 运行时权限 | 允许应用程序修改/新增通话记录 | android.permission.WRITE_CALL_LOG 权限允许应用程序修改设备的通话记录。 该权限使得应用程序可以写入、编辑或删除设备中的通话历史记录(如添加新通话记录、修改已有记录或清除数据)。适用于需要备份/恢复通话记录、提供通话管理功能或同步通话数据的应用程序。 | 引入版本:API Level 1 (Android 1.0) Android 4.4 (API 19) 起禁止第三方应用直接修改通话记录(需用户手动操作) Android 10 (API 29) 进一步限制后台访问 目前仅系统拨号应用或用户主动授权应用可写 |
二、审核标准
1. 申请材料
| 权限名称 | 标准 | 标准释义 | 审核材料 | 备注 |
| android.permission.READ_CALL_LOG android.permission.WRITE_CALL_LOG | 功能/场景需求 | 应用必须具有需要接收/读取/发送短信的功能,及合理场景 | 功能截图/视频演示 -可申请功能 -例外功能 | 3个条件需要同时满足 |
| 意见征求 | 向用户提供选择是否授权的选项 | 截图/视频演示 | ||
| 运行时权限请求 | 当用户与功能互动时再发出权限请求 | 触发该功能的完整路径 截图/视频演示 |
2. 申请要求
2.1 申请权限时应同步告知权限申请目的,目的应明确且易于理解,不包含广告及任何欺诈、诱骗、误导用户授权的描述;
2.2 App(包括嵌入的SDK)申请所需权限,应在声明文件(如AndroidManifest.xml)中严格按照格式规范逐个声明;
2.3 如仅需使用权限组中部分权限,不应在权限声明文件中声明同一权限组其他权限,例如当App仅需使用读取通话记录权限时,不应在AndroidManifest.xml中声明写的权限;
2.4 如用户拒绝或撤回授予某服务类型非必要系统权限,App不应强制退出或关闭,且不影响与此权限无关的业务功能使用;
2.5 如用户明确拒绝App业务功能所需权限,App不应频繁申请系统权限干扰用户正常使用,除非由用户主动触发功能,且没有该权限参与此业务功能无法实现。“频繁”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:
- 单个场景在用户拒绝权限后,48小时内弹窗提示用户打开系统权限的次数超过1次;
- 每次重新打开App或使用某一业务功能时,都会向用户索要或提示用户缺少相关系统权限。
3. 可申请功能/场景
| 功能/场景 | 详细描述 | 细分场景 | 可申请权限 | |
| 读通话记录 | 写通话记录 | |||
| 1. 已关联设备的配套应用 | 用户可将移动设备与其他设备(如智能手表、其他移动设备)连接,通常服务于以下场景:1)手表上可同步查看通话记录;2)其他基于用户使用场景需同步通话记录 | (读)同步:同步通话记录到手表等其他设备,手表上可查看手机端历史通话记录 | √ | |
| (读)转发来电提醒:用于向接受端、其他设备转发未接来电提醒 | √ | |||
| 2. 数据备份及同步 | 通过读取设备中的通话记录,同步或备份到用户指定的存储(设备、云盘等) | (读)备份:本地备份通话记录到云盘 | √ | |
| (读/写)换机:接收旧手机的通话记录数据,并传输至新手机(本地传输,不上传服务器) 转移方:读 接受方:写 | √ | √ | ||
| 3. 网络电话/通话记录管理 | 使用该应用进行网络通话或新增通话记录 | (写)app内拨打电话,同时将本应用通话记录和系统手机通话记录合并 | √ | |
| (读)拨打网络电话,主动触发获取历史通话记录,通过历史通话记录拨打电话 | √ | |||
| (写)新增通话记录-虚拟来电记录,自行设置来电人、来电号码、来电时间等通话记录 | √ | |||
| 4. 通话记录标记 | 使用该应用对来电信息进行标记 | (写)标记通话状态属性:通过读取通话记录,针对来电信息进行自动标记,例如未接来电为“已回拨”,或标记未知来电为“陌生” | √ | |
| 5. 归档通话数据(时间、时长、内容及录音) | 记录同对象的历史通话记录,通话时间、通话时长、通话内容等数据,通常服务于以下场景:1)销售人员、快递人员等与客户沟通记录;2)关联录音与通话记录 | (读)办公软件工作记录:外呼任务/补充与客户通话记录信息/快递员使用下快递单功能,查看已揽收用户的沟通情况 | √ | |
| (读)通话录音,将录音文件与特定通话记录(如联系人、通话时间等)关联存储 | √ | |||
| 6. 通话记录状态识别并发送短信 | 根据通话状态发送短信等行为或操作 | (读)根据通话状态发送短信:来电、去电、未接、拒接,根据不同通话状态,识别并发送预设的短信 | √ | |
| 7. 获取通话信息并向有关部门发起投诉 | 投诉非应邀、商业(骚扰)电话 | (读)投诉商业(骚扰)电话:点击投诉非应邀电话,读取通话记录权限,展示通话记录列表,可点击对应记录进行投诉 | √ | |
4. 例外功能/场景
针对未被上述可申请功能所涵盖的其他功能,您在提交审核时,应详细阐述该功能的实际运用情形,明确指出哪些功能需使用通话记录权限,并且提供相应功能的截图,小米应用商店将对此进行评估审核。
5. 无效功能/场景
“通话记录权限”的获取应严格遵守数据最小必要原则,开发者需依据“第二部分-申请材料”内容,在权限审核提交材料中明示权限获取的场景,若出现场景模糊、不合理、非最小必要等以下情况,小米将会采取不限于驳回等处置措施。
- 对该权限的使用与实现应用的核心用途并没有直接关系。
- 获取数据是为了将其出售或分享给第三方,用于分析或广告用途。
- 无需通话记录权限就能完成目标任务,实现应用核心功能。
以下常见使用情形不可以访问与通话记录相关联的敏感用户数据,包括但不限于:
| 场景 | 详细描述 |
| 来电拦截 | 仅对骚扰电话进行拦截 |
| 来电秀/铃声 | 用于来电页面显示号码或设置铃声 |
| 风控 | 用于识别电诈风险、保护账号安全、准确评估用户信贷资格等场景 |
上一篇:短信权限使用及申请标准
下一篇:设备管理器权限使用及申请标准
文档内容是否有帮助?
有帮助
无帮助